语文教学论文

语文教学论文是教学研究的成果体现,不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探索,不可能写出像样的语文教学论文来。只有在教学中认真进行一些试验和改革,才会给教学论文提供具有独创精神的鲜活素材,才有可能写成有创见、高水平的教学论文。

诗词论文

  ›› 淘知小学 ››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›› 教师类专题 ›› 语文教学论文 ›› 诗词论文 ›› 文章正文

小学语文“四结合”支架式古诗教学模式初探

责任编辑:起点 发表时间:2014年04月04日 10:44 浏览次数:2330 内容转自:www.lbx777.com
No.A42371

二、支架式古诗教学的基本模式
  目前,传统教学设计已发展成为具有较完整、较严密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很强可操作性的独立学科。其设计的内容与过程有许多优点,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:整个教学的中心位置始终被教师所占据,强调的是教师的“教”,而非学生的“学”,使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,学生的智力水平与操作技能难以得到发展。为切实有效地转变这一教学观念,我们遵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,倡导在教师的指导下,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学习,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、积极性和首创精神,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对当前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。根据教材安排的实际(每课安排两至三首古诗),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,我们选择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支架教学法来进行古诗教学操作,下面以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五册24课《古诗两首》为例,来谈谈支架式教学法的实施。
  (一)建立概念框架
  课始,教师以《古风》一诗为例,指导学生在初步感知全诗的基础上,针对古诗的特点,先引导学生把一句句诗分解成一个一个独立的词或词组,这是小学生学习古诗的起步环节,学生得心应手地解体句子的过程,实际上是一个意会诗意,开动脑筋的积极思维过程,这样《古风》即被分解为: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四海无闲田,农夫犹饿死。
  接着,引导他们吃透每个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内涵,对词语进行准确的解释,在此基础上分析每个词语之间的有机联系,并用现代汉语连缀成句,这个环节不是词语的简单堆砌,而是在深刻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基础上的复杂逻辑思维活动;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句与句的关系,将句子连接起来口述一段前后语意贯通、上下语调和谐、服从于一个中心的译文;最后,通过朗读指导等手段,教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方法,深入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感情。
  这样,就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了“分词→解词→理句→连意→体情”的概念框架,也就是语文教学中的方法指导过程,这样就把当前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,逐步把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,为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搭起自学脚手架。
  (二)引导进入情境
  建构主义认为,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“情境”相联系的,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,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,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,从而赋予知识以某种意义。意境的创设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,因为学习古诗要欣赏意境、体会情感才能得到诗的精华。从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,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与诗句相关的文字资料,与诗意相吻合的音乐、图像等音像资料。利用多媒体播放系统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。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支持的教学环境下,还让学生选用现代脍炙人口的名曲《小白菜》、《白毛女》为基调给《古风》和《蚕妇》配曲,赋于他们更多的主动与自由,培养首创精神。这些多媒体手段的运用,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,唤起了他们对封建社会剥削统治者的憎恨,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同情,对封建社会制度的不满,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赞美,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通过诗句所表现的情感相交融,达到陶冶他们情操的目的。

返回〖语文教学论文〗 返回〖网站首页〗 ${page.Title}的二维码

手机版

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